中心动态
Center overview
来源: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27 15:16:04
寻访“皖美”企业 | 走进“金种子工程”企业—翔凤禽业
安徽濉溪县翔凤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濉溪县翔凤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种鸡养殖、孵化、苗鸡销售、饲料销售、成鸡回收一条龙服务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投资1200万元,公司坐落在濉溪县韩村镇河涯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现有标准化种鸡场一个,公司常年存栏种鸡10万套,拥有标准化鸡舍12000平方米,年孵化麻鸡苗1000万羽,孵化场1个,孵化机30台。并建设技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公司鸡苗畅销本省及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上海、浙江、云南及全国各地。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安徽省濉溪县翔凤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道军
森林土鸡养殖, 林地要求宽敞开阔,坡度在5°~30°之间,草源茂盛,远离村落,交通便利之处。对于母鸡养殖面积大约控制在40只~50只/700平方米,对于公鸡养殖面积大约控制在50只~100只/700平方米。
鸡舍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大约保持在200米左右,尽量做到一群鸡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鸡舍的建筑面积要在200平方米左右,保证贮纳1500只~2000只鸡的量。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育雏舍内要有3米高的活动板房,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
育雏要把好“五关”。第一关是消毒关,在进雏前一周要将育雏舍内的地面清扫干净,并用百毒杀或者烧碱对雏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第二关为饮食关,雏鸡进入鸡舍三小时之后,就开始用开食,投食量为6次~8次/天。在两周之后,减少至3次/天,并要保证投食每天都能吃完。第三为密度关,在2周龄以内的雏鸡要保证50只~70只/平方米的密度,到了3周龄~5周龄的时候,将密度控制在30只/平方米,可以根据季节、气候等进行实际的调节。第四关为保温关,雏鸡进入鸡舍之后,要严格控制鸡舍温度,避免温度忽高忽低。第五关为光照关,在雏鸡3日龄内要保证24小时的光照,这样有利于雏鸡的快速成长,提高成活率。在7日龄内要保证光照18小时/天。一周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1 整合资源 多方联动
近年来,翔凤禽业在淮北麻鸡原种保护上积极探索、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有效保护了淮北麻鸡的血统,推动了淮北麻鸡产业高质量发展。2016年,与安徽农业大学育种专家和教授在一起探讨保证方案和育种方案合作协议,每个乡镇、每个地方,周边在50公里到100公里的地方把这个淮北麻鸡资源集中在一起,把它一年一年的再提纯、净化。
翔凤禽业主要以销售鸡苗为主,每个月销售总鸡苗100万余左右,年销售额8,000万元左右,是淮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养殖场之一。
2 “鸡”不可失 逆流成长
翔凤禽业在自繁自养的情况下,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200家群众发展养鸡。不断革新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采用全自动的颗粒机组,从破碎到搅拌到自律然后再冷却,再到机场输送都是传承一体化的。一个自动化饲料机组,每天生产大概在50吨左右,每天的生产量的够鸡场的两天到三天的用量,采用这套设备减少人工和运输从别的饲料厂家拉的成本。一年创造效益能达到100万左右,颗粒线饲料成套设备将玉米斗破,加上玉混料制成颗粒饲料,每天生产的料量根据基的存栏量而定,产出的饲料自动输送到每1栋机设,机器压制出的颗粒饲料,鸡吃了以后不仅有利于消化而且预防避免了鸡的一些疾病。
安徽省濉溪县翔凤禽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 刘宁
土鸡养殖优点,第一可以灭草驱虫。鸡有取食青草和草籽的习性,对杂草有一定的防除和抑制作用。据试验,林木放养20只鸡/700平方米,杂草只有对照林木的20%左右,鸡数增加,杂草更少。鸡在果园觅食天然食饵,可把树木地面上和草丛中的绝大部分害虫如昆虫、蚂蚁、蚯蚓等吃掉,从而减轻害虫对树木的危害。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鸡粪含有氮、磷、钾等果树、林木生长所需要的元素。据分析,一只鸡一年所排出的鸡粪含氮900克、磷850克、钾450克,按山林养20只鸡/700平方米计算,就相当于人施氮肥18公斤、磷肥17公斤、钾肥9公斤,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促进林木生长,节约了肥料,又减少了投资。
第三,增强了鸡群体质。森林养鸡,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环境舒适,有利于鸡只生长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森林养鸡离村舍较远,可避免和减少疾病的互相传染。
3 优良的品质 合适的价格
淮北麻鸡只能在淮河以北,下一步一个最大的目标和方向,打造一个淮北麻鸡产业链,从种鸡饲养到饲料加工到大规模养殖、再到屠宰、深加工。要做大做强,必须在产业链上再扩大规模,下一步把扩盘厂再扩大。
在熟食方面,再继续深化,把淮北麻鸡做成一个地方那个熟食产品,特别是熏鸡和烧鸡,将做一个地方品牌,推向全国,让老百姓都知道淮北麻鸡的一个口味和口感。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